📘

上帝的手术刀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王立铭)

  • 您在位置 #951-95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8月18日星期五 上午12:31:56

站在2017年回望过去,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与其说基因治疗带来了希望,不如说带来了喧嚣和泡沫。是革命性的概念突破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在驱动着这个领域的大跃进,而不是清晰的临床结论。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王立铭)

  • 您在位置 #1543-154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8月23日星期三 下午11:44:18

在“柏林病人”的案例里,患者蒂莫西・雷・布朗因为同时身患白血病和艾滋病,他的主治医生借此机会施展了一个大胆的治疗计划。通过骨髓移植手术,布朗获得了携带CCR5基因突变的免疫细胞。HIV无法识别和进入这些细胞,从而帮助布朗彻底摆脱了艾滋病的困扰。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因为“柏林病人”的成功案例实在太过复杂和机缘巧合,实在是很难重现。毕竟,要不是白血病的出现,没有医生会疯狂到首先杀掉病人体内全部的造血干细胞并准备骨髓移植,而恰好又能找到一个配型合适同时携带有CCR5基因突变的骨髓捐献者,就只能高呼苍天有眼。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王立铭)

  • 您在位置 #1566-157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8月23日星期三 下午11:47:59

直觉上,你会发现有两个显而易见的思路。第一,你可以把新发明锁在银行的保险柜里,藏在家里的地窖里,从此不再对第二个人提起,然后靠提供服务或出售产品赚钱。既然你成了全世界唯一一个了解这项新发明的人,那你就不愁没有买家找上门来。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企业的生存依赖严格保守的“技术秘密”。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可口可乐公司神秘的可乐配方了(见图3-15)。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王立铭)

  • 您在位置 #1575-158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8月23日星期三 下午11:49:43

然而,技术秘密也有自身的缺陷。既然是秘密,政府和法律就无法为你提供任何保护。如果买家购买了产品以后,依靠反向工程揭穿了你的技术秘密,或者哪怕是小偷偷去了你的技术秘密并将它大白于天下,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你独一无二的金饭碗也就碎掉了。所以,作为新技术发明人,你还迫切需要另一重保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投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耳熟能详的专利保护就应运而生了。 说白了,专利保护的含义就是专利发明人以公开自己的新发明为代价,换取国家层面对自己金饭碗的保护。国家以专利授权的方式保证,在专利有效期内,别人只能看着你的新发明干瞪眼,任何试图复制和利用的尝试都是违法行为。我们都明白,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鼓励创新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保证发明人得到充足的回报。因此,保护你的金饭碗对你个人而言,也许仅仅是保证自己辛辛苦苦的发明创造能够得到社会承认和金钱回报的小问题。而对于一个团体、一个国家而言,则是要保护和鼓励创新,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王立铭)

  • 您在位置 #1608-161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8月24日星期四 上午12:13:25

给药物开发者10年左右的时间独占市场,通过高额回报鼓励医药创新。但在专利保护期后,专利失效,仿制药厂家的进入会快速降低药物价格,减轻患者和医保买单方的财务负担,让全体人民共享技术进步的成果。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医药市场上看到的是高低端搭配的产品组合:有钱人可以第一时间尝试最新的药物治疗方案,而穷人也可以在众多廉价但亦有确切疗效的药物中选择。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王立铭)

  • 您在位置 #1613-161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8月24日星期四 上午12:19:11

手指核酸酶是在大学校园里发明的,真要说专利,那也该属于华盛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学术机构啊。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王立铭)

  • 您在位置 #1667-166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8月24日星期四 上午12:25:22

圣加蒙公司这样成功利用专利壁垒垄断整个行业的情形,可谓是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王立铭)

  • 您在位置 #1836-183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8月24日星期四 上午10:18:49

龚自珍有名句“但开风气不为师”,意思是说,自己只会用诗文引领思想潮流,绝不开馆授徒、建立朋党影响政治。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王立铭)

  • 您在位置 #1904-190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8月24日星期四 上午10:28:21

如果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壮汉提着一串用彩色皮筋绑起来的砖头,还可以认为是这个壮汉闲得无聊或者在酒后装疯,但要是一天之内见到了两个这样的壮汉,肯定会自问一下,这串砖头是不是当地的某种奇怪民俗啊?


文章不是你的,当你读了十遍,那便是你的了。